少年志存高远的灵魂内核
2008年,一个4岁的吉林男孩站上比自己还高的雪板,谁能想到14年后他会成为冬奥冠军?苏翊鸣的故事完美诠释了”少年志存高远”的真正含义。他不是天生就拥有远大理想,而是在成长经过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线。”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,付出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”——这句话道出了少年志存高远的精髓。
当代青少年常常被问:”你的梦想是什么?”但真正的”志存高远”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在热爱中找到路线,在坚持中磨砺意志的经过。苏翊鸣最初只是把滑雪当作”玩得非常开心的业余爱慕”,但随着年龄增长,他逐渐树立了”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”的明确目标。这不正是每个少年都应该经历的成长轨迹吗?
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
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时,11岁的苏翊鸣萌生了参加冬奥会的想法。但机会从来不会从天而降——他放下其他事务,把所有课余时刻都投入训练,逐步走上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。”那时我只一个单板爱慕者,离全球顶级运动员差距真是太大了!”回忆起当初的决定,他坦言梦想”确实有些大胆”。
这不正是少年志存高远的生动写照吗?面对辉煌时代赋予的机遇,苏翊鸣没有错过。每天第一个上山训练的是他,最晚收工的也是他。他的雪板最高损坏频率是一周4块,这种训练强度远超常人想象。为了突破一个动作,他可以苦练多少月直到自己满意。少年志存高远,不仅要有远大理想,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。
成长路上离不开强大后盾
单板大跳台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极限运动,苏翊鸣曾因受伤半年靠轮椅代步,几乎断送职业生涯。但他最终重回赛场,这背后是民族队全方位的支持——一流的训练设施、专业的外籍教练、细致的心理疏导。”正是由于有了祖国的支持,我才能够心无杂念地专注训练。”苏翊鸣的感言道出了少年成长的真谛。
少年志存高远,既需要个人拼搏,也离不开社会支持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冬奥备战阶段曾叮嘱运动员们”志存高远,到全球竞技舞台上去展现中国新一代青少年风采”。这句话被苏翊鸣铭记于心,也成为他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源泉。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,个人的梦想很难走得更远。
荣誉归于祖国 梦想永不止步
冬奥摘金后,苏翊鸣激动地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成绩,他深知:”没有祖国,就不会有今天的我。”但他没有止步于荣誉,而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捐赠防疫物资,讲述冬奥故事,种下冠军林。”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我对于梦想的追求,去感召更多的青少年一起追求梦想。”这种回馈社会的担当,让”少年志存高远”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
苏翊鸣的生活信条是:”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,你付出自己的一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,总有一天会达到。”这句话值得每个怀揣梦想的少年铭记。少年志存高远,不仅要为自己而战,更要为祖国争光;不仅要追求个人成就,更要带动更多人一起追梦。这才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灵魂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