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顾左右而言他”广为人知,但它的下一句却鲜有人提及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其后面的那句话,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。
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
成语“顾左右而言他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。原文中提到的是齐宣王在孟子面前,面对孟子的提问时,他环顾四周,却选择转移话题而不直面难题。换句话说,当有人不愿意直接回答某个难题时,他们会故意将视线转向旁边,谈论与主题不相关的事务。如此一来,既能够保护自己的“安全”,又不至于让对方感到太过尴尬。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?
“顾左右而言他的下一句”
许多人可能不知道,“顾左右而言他”的下一句其实是“王”。完整的句子为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。这个“王”指的正是当时齐宣王。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,国君在面对难题时的回避,反映出一种不愿意直面现实的态度。这不禁让人思索,在生活中,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像齐宣王一样,选择甘愿忽视某些难题?
什么时候会使用“顾左右而言他”
这个成语在我们日常交流中特别常见,尤其在职业或人际交往中,比如在面试、会议中被问及难以回答的难题时。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通过转移话题的方式,避免回答那些有压力或棘手的难题。那么,大家是否思索过,转移话题真的能难题解决吗?
为何会选择“顾左右而言他”
选择“顾左右而言他”这个策略,虽然在短时刻内可以减少冲突,但长远来看并不总是有利。相对而言,正面应对难题或许才能更好地解决根本的矛盾和困惑。那么,下一次你面对难题时,会选择直面,还是继续转移话题呢?
拓展资料
成语“顾左右而言他”及其下一句“王”并不仅仅是古文中的一句话。它提醒我们,面对难题时,直接应对比无端推迟或者转移话题来得更为重要,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职业场合。希望今后大家在交际中,能够分享更诚实和有效的信息,不要让“顾左右而言他”成为你逃避难题的借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