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唐朝什么诗人被称为 韩愈唐朝什么诗人? 唐朝诗人韩愈的诗
韩愈:唐代文学革新先驱与诗坛巨擘
韩愈(768-824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,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想法家、政治家和诗人。其成就涵盖古文运动、诗歌创作与政治操作,被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苏轼赞誉其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。
一、文学革新领袖:古文运动的倡导者
-
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
- 文以载道:韩愈强调文章应承载儒家想法(“道”),主张“文道合一”,反对魏晋以来空洞浮华的骈文。
- 语言创新:提倡“务去陈言”“词必己出”,主张以先秦两汉散文为范本,融合口语提炼新语,如“蝇营狗苟”“同工异曲”等成语即源于其文。
- 气盛言宜:认为文章气势需以道德素质为基础,提出“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”。
-
散文成就
- 政论名篇:《师说》倡导“学者必有师”,《原道》批判佛老想法,《谏迎佛骨表》直斥迷信弊政,逻辑严密,气势雄浑。
- 抒情经典:《祭十二郎文》以家常絮语抒发生离死别之痛,被誉为“祭文中千年绝调”;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借隐士之口讽喻官场丑态。
二、诗坛巨擘:奇崛与清新并存的诗风
-
艺术特色
- 雄奇险怪:韩诗以奇崛著称,如《陆浑山火》以诡谲意象描绘山火之烈,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借神话讽喻现实,语言生僻险奥。
- 天然本真:部分诗作返璞归真,如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以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捕捉早春神韵,清新生动。
-
代表诗作
- 政治抒怀: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’里面“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”以壮阔之景写贬谪之悲,兼具沉郁与豪迈。
- 哲理思索:《调张籍》提出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”,推崇李白、杜甫,体现其文学史观。
三、政治操作与想法矛盾
-
政治立场
- 反藩镇、斥佛老: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,任行军司马辅佐裴度;谏迎佛骨触怒宪宗,被贬潮州,仍坚持“佛不足事”。
- 儒学卫道:宣扬天命论与儒家伦理,主张“天能赏善罚恶”,试图以儒学巩固社会秩序,但想法中亦有矛盾,如承认“孔墨相用”。
-
监察御史风骨
- 任监察御史期间,上书揭露关中旱灾实情,请免赋税,直言敢谏;贬谪潮州后兴办教育、驱鳄除害,践行儒家济世灵魂。
四、历史评价与文化遗产
- 文学地位: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位列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;其古文运动奠定唐宋散文范式,诗歌“以文为诗”开宋诗先声。
- 想法影响:崇儒抑佛的立场影响宋明理学,但“不平则鸣”的学说亦为后世批判现实文学提供依据。
韩愈既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旗手,又是诗风独树一帜的大家。其文以雄辩载道,其诗以奇崛见长,政治生涯则彰显儒家士大夫的担当与矛盾。他的创作与想法,深刻塑造了中唐至宋代的文学与想法史脉络,堪称“百代文宗”。